
人民网长沙8月25日电 近日,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灯光秀在长沙拉开序幕,一束蓝光点亮湘江之滨,为热闹迷人的夜生活添加了一道靓色。
这场灯光秀以蓝色为主色调,“食安长沙,共建共享”“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共享平安幸福长沙”等字样滚动播出,穿插了枫叶红、烟花、沁园春·长沙诗词等内容,在一江两岸沿线20多公里的90多栋亮化建筑及长沙万达广场、三馆一厅、银盆岭大桥等多个地标同步展现。
近年来,长沙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总人口已超1000万,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179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6万余家,食品产业已成为长沙七大千亿产业之一,长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食之城。自2015年9月被列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以来,长沙陆续制定食品安全深化改革、社会共治、行刑衔接等30余项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严字当头、标本兼治、齐抓共管。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长沙按照食品安全工作项目化的思路,铺排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特色重点项目,从“小切口”入手,多做让百姓感知的“小事”“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提升重点产品质量。长沙整合豆制品米粉湿面行业,建成9个豆制品集中生产基地并吸纳275家豆制品小作坊,163家粉面生产单位整合为39家,134家湿面小作坊停止现场制售,建设300多个冷链销售示范门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
推进“明厨亮灶”建设,促进餐饮业提质提档。长沙建成“明厨亮灶”3.2万余家,各级公办学校食堂全部建成视频厨房,4000余家餐饮单位接入远程监管平台。创新LESS管理体系,建设网络外卖标准化配送站点79个,验收重大活动接待A级酒店74家。实施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行动,提质改造小餐饮7000余家。
推行餐厨垃圾集中收运,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长沙推进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日收集处理能力达1200吨左右,3万余家单位签约实现集中收运。项目投产至今累计收集处理餐厨垃圾160万吨左右,持续推进禁止经营使用散装食用油,有效防范“地沟油”回流餐桌。
规范农村聚餐管理,严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长沙健全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申报备案、现场指导全程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厨房 流动餐车 服务公司”的聚餐服务模式,成立多个行业协会,引导农村集体聚餐服务走正规化、专业化、公司化经营道路,大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多年保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零事故”。
“接下来,我们将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社会共治体系建设,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估验收准备工作,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国家‘大考’,努力跻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列。”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说。(屈之程 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