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光网 - 灯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综述 | 企业资讯 | 技术文章 | 产品资讯 | 行业聚集 | 热点专题 | 市场行情 | 市场分析 | 知识宝典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热点专题 > 建筑师改80年历史老洋房,居住、办展、派对...靠灯光就能无缝切换
L.biz | 商业搜索

建筑师改80年历史老洋房,居住、办展、派对...靠灯光就能无缝切换

信息来源:loioo.com   时间: 2025-04-01  浏览次数:17

  聊起上海,年轻人们说着潮流趋势,老人家们回忆起陈年旧事。

  在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人们可以在这些路上,窥探到上海的“前世”传奇,也能找寻到新兴的“今生”风貌,愚园路就是其中之一,老上海人将它比作“半部上海近代史”,科学家钱学森、作家施蛰存等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这儿定居过。

  2017年,建筑师王俊锋在愚园路买下了一套三层里弄房,并跟家人在此安家。

  这套房的上一任屋主自上世纪房子建好后,就一直跟家人住在这里,所以对房子十分爱惜,在挑选买家时,虽然有很多投资客表示愿意全款买下,但房主依然选择了作为建筑师的王俊锋接手,他希望,这座老房子能被善待,这里的故事也能够得以延续。

  王俊锋说,“从老房东手里接过来的钥匙,其实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我希望能通过改造,让新家变成老房子的博物馆,关照历史的同时也能照料未来的生活。”

  所谓改造,其实更像是“写一本续集”,既不是修旧如旧的完全还原,更不是推倒重建,而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渡。

  摄影师|沙鹏

  改造时,王俊锋特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木房梁和地板,房子里的壁炉虽然早已不在了,但那个年代特有的烟囱和烟道还是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新的空间中呈现出一种新与旧的对话。

  摄影师沙鹏

  改造后的一层客厅,除了作为一家人的日常休闲空间,王俊锋还将其作为一个能让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们聚在一起的“共享空间”使用。

  近期,王俊锋又对这套老洋房有了新动作:改造升级了灯光系统,设计出多种不同的空间模式——日常居住、办分享沙龙、举办展览等等,只需要依靠灯光,就能实现客厅几种不同场景需求的无缝切换。

  

  ⬆️ 戳视频,查看灯光系统改造全过程 ⬆️

   认识TA 

  屋主:王俊锋

  建筑师,得当设计联合创始人

  曾留学哈佛,并职于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公司之一SOM,回到上海后,定居在愚园路。

  老洋房照明改造痛点

  王俊锋的家,建筑面积约221㎡,经改造,老房子的大部分功能缺失都能得到很好的完善,但居住一阵子后,实际居住体验有一点美中不足:

  因为老洋房上下分三层,在灯光的设计上需要分成多个照明区域,灯具众多,这对整屋的灯光控制就是一个巨大挑战,开关数量过多,很难分清一个开关具体控制哪几组灯,并且每次出门都需要一层层关灯,三层区域都要反复检查以免遗漏,使用非常不便利。

  因为客厅多功能的空间设定,普通的传统灯具无法实现场景的快速切换,因此,安装一套便捷操作的智能灯光系统迫在眉睫。

  如何打造老洋房中的智能灯光系统

  对于一个三层有N多房间的老洋房来说,多组灯光系统实现一键智控很有必要,最好点一下就能控制家里所有的灯光,再也不用楼上楼下来回跑着关灯。

  同时,还要能满足客厅多功能设定的不同照明需求,让休闲、聚会、工作会议等场景的无缝切换,依靠光效就能实现。

  考虑到是在极具历史底蕴的老洋房中做智能化灯光场景设计,这不仅仅是要满足建筑师王俊锋的居家照明需求,如何让老洋房与现代化智能家居接轨,处理好新技术与老房子的关系也是此次照明改造的重点

  飞利浦照明改造过程

  改造后的空间照明场景展示

  为了方便多组灯光场景的自由切换,飞利浦的灯光设计大师利用搭载WiZ平台的飞利浦智能LED系列产品对老洋房照明系统进行改造,让整屋的照明设备实现智能联动,全屋灯具可通过WiZ APP一键操控,并轻松实现多场景的迅速切换。

  改造后,屋主可以在WIZ APP内提前预设自己喜欢的灯光模式,同时,搭载WiZ平台的智能LED系列产品还可通过天猫精灵、小度助手、Siri语音控制,方便快捷的控制开关和不同的光效,坐在客厅沙发,就能操控三层空间的灯光开关,不用跑上跑下,方便多了。

  客厅灯光场景

  一层客厅和餐厅区域,通过光效的切换,能轻松满足同一空间内多场景的快速切换,实现日常休闲、聚会开趴、办展分享、用餐等多个使用场景的无缝衔接。

  比如说,和朋友聚会时,调成轻松模式,不同的灯具间默契配合,灯光氛围拿捏精准,能让人的情绪瞬间放松下来。

  在纽约工作时,因为是只身一人前往,王俊锋就曾将租住公寓的客厅拿出来,作为年轻建筑师社群的共享活动空间,那时,常常三四十人聚在公寓,分享着各自的建筑作品,还因此有了“寂寞客厅”的名字。

  回到上海后,王俊锋在自己的家中也复刻了一个“寂寞客厅”,借助灯光的一键切换,就能实现从休闲场景到小型分享会的场景切换,在专注的灯光氛围中,和同行建筑师们聊聊最近的建筑发现和设计感悟,分享经验,碰撞灵感。

  卧室灯光场景

  卧室场景的照明需求相对简单,因为办公区也设置在卧室内,除了要满足普通睡眠空间的照明设计,同时还要能满足办公状态下的灯光需求。

  一盏小夜灯、一本好书,就能安静享受独处阅读的周末时光。

  WiZ APP的“昼夜节律”功能还可提供温柔唤醒和送眠功能,定制专属灯光节律,让灯光匹配居住者的作息,打造健康生活。

  而对于建筑师的办公需求,通过WiZ APP手机预设场景,就可以一键切换成办公模式,办公场景下的光效偏冷调,有助于保持专注,创造高效的伏案照明环境,让建筑师在每一个认真工作的时刻,都拥有充足的设计动力;同样,还可使用WiZ APP的“日程安排”功能,通过光效变换提醒每一天的工作日程,让光化身你的管家。

  儿童房灯光场景

  儿童房内,选择了童趣十足的云朵造型灯罩,灯罩内配备3个搭载WiZ平台的飞利浦智能LED彩光球泡,为儿童房增加了不少童趣。

  宅sir提醒大家,在为儿童房选购照明产品时,最好避免直射光线,尽量选磨砂质感的灯罩或灯泡,避免小朋友因为好奇长时间盯着光源看,造成眼部损伤。

  通过WiZ APP预设,儿童房内设置了学习、游戏、夜灯伴眠、休闲娱乐场景的照明设计,灯带和桌灯相组合,柔和多彩的暖调光源营造出温馨的互动氛围。

  通过WiZ APP的“日程安排”功能,可以为小朋友定制一天的计划,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让光管家帮家长带娃做减法。

  除了室内空间的照明场景设计,建筑师王俊锋还有一个小心愿:将房屋原本闲置的烟囱“点亮”。

  对于上海老洋房,烟囱就像是一个“沉默的地标”,虽然市区老房子里的烟囱早已被淘汰,但这是上海老街区中无法被替代的地标,是老上海人的回忆。

  改造时,在烟囱内使用了搭载WiZ平台的飞利浦智能LED系列灯带,让老洋房中废弃多年的烟囱被重新点亮,从“人间烟火”变为“人间灯火”,同时也是建筑师王俊锋心里的那个“灯塔”。

  通过改造,在满足智能化照明体验的同时,仍能保留老房子给人的那种平静且生活的亲切感,或许,这就是飞利浦照明所倡导的“人因照明”的关键所在。

  照明设计首先是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在满足基础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飞利浦照明也充分考虑了照明产品与空间、色彩、风格的搭配关系,当老洋房被智能照明系统重新点亮,新与旧间碰撞出来的独特火花,也就是专属于家的光彩韵味吧!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光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