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灯光网 - 灯光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综述 | 企业资讯 | 技术文章 | 产品资讯 | 行业聚集 | 热点专题 | 市场行情 | 市场分析 | 知识宝典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形式主义的“灯光”照不进群众心里
N.biz | 商业搜索

形式主义的“灯光”照不进群众心里

信息来源:loioo.com   时间: 2025-03-01  浏览次数:136

蛇年春晚的舞台上,小品《花架子》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讽刺了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层层加码、不做实事和“面子工程”等问题。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有相似一幕。

2月3日,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一网友发视频称,当地要求所有商铺必须在春节期间彻夜亮灯。因自家商铺未按要求开灯,多名工作人员深夜撬锁进入商铺强制开灯,并更换门锁,导致该商铺无法正常营业。

彻夜亮灯的本意是美化城市,为何最终会异化为“折腾群众”?根据当地发布的文件,彻夜亮灯仅为倡议,但工作人员在实际执行中将其演变为强制要求,暴露出基层工作中存在“目标层层加码、执行层层变形”的问题。同时,彻夜亮灯并不可取。深夜,多数商铺闭店且无游客,此时亮灯既无经济效益又浪费资源。这种“为亮而亮”的逻辑让彻夜亮灯沦为不做实事的“面子工程”。

“面子工程”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主打一个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其背后的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决策者往往沉迷于打造“视觉业绩”,而忽视了群众的利益,加上基层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形式主义的危害。

基层工作是党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纽带,决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要根治基层形式主义,还是得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正如“破门亮灯”事件,灯光再璀璨,也照不进群众的心里,只有把“向上看的傲慢”转为“向下看的谦卑”,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上,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有关部门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纠治到位。让干部醒悟、知止,才能让“面子”“里子”都兼顾。

城市的灵魂不在霓虹灯的亮度,而在背街小巷的烟火温度。就像小品《花架子》所表达的,基层工作要回归本质,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少搞“花架子”,少给老百姓添堵,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灯光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