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到达芷江85周年
千架无人机灯光秀带全城群众一起重走长征路
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12月28日,芷江侗族自治县“纪念红军长征到达芷江85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1935年12月28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和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先后进入芷江,至1936年1月7日离开。短短的11天,红军在黄甲街宝庆会馆设立军团司令部,在冷水铺召开“政治干部会议”,在上坪发起“便水战役”,书写了红二、六军团长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活动分为“重走长征路”“群众文艺汇演”“千架无人机飞跃芷江”三个部分,其中“千架无人机飞跃芷江”系怀化首次表演,是集光影科技、现代艺术、地方文化于一体的视觉盛宴,深受芷江及周边群众欢迎。

无人机的起飞瞬间,整个现场都沸腾了。因为这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飞行画面的第一个设计即点亮主题,近千架无人机在空中凝聚成“纪念红军长征到达芷江85周年”的大字,为此次飞行活动拉开序幕。

紧接着,标志性建筑宝庆会馆轮廓凝聚在空中,向芷江人民重现1935年元旦,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科在“宝庆会馆”司令部举行了丰富多彩文艺演出的画面,军民共联欢。?

第四幅画面也是此次活动的高潮,生动形象地展示当年便水战役地激烈战场,扳机扣动,枪声响起,子弹在空中飞行,紧接着红军战士样貌显现,便水河地貌逐渐显现。红军双方进行激烈交火,战火轰鸣,便水战役全面打响,血染长征路!战斗画面结束后,3D展现的红军战士挥舞着胜利的大旗,旗帜在空中迎风招展……
当天上午,纪念活动—重走长征路启动仪式在该县黄甲街宝庆会馆(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举行,芷江县委党校教师和学员、现(退)役军人等60余人通过“聆听红军故事、重走红军长征路、瞻仰红军烈士纪念碑”等活动,探寻红军在芷江的辉煌历史。

在“便水战役”发生的芷江新店坪镇上坪村,学员们“重走长征路”。

在距离战斗旧址1公里的上坪村南面园艺场山坡上,屹立着一座被苍松翠柏环绕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它就是为纪念在便水战斗中牺牲的红军而修建的,整个山坡也建成了上坪红军烈士陵园。
纪念碑的背后,安静地躺着9座红军墓。除了3座墓碑有名字外,其余6座埋葬的都是无名烈士,只有墓碑上的红五星,记载着他们生前的英勇与不屈。?

“重走长征路”学员们来到新店坪镇上坪红军烈士陵园,共献花篮。

?“通过重走长征路,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段历史。”芷江县委党校教师杨唐玲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像红军战士那样,克服万难,奋勇前进,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芷江县委书记龚红果表示,下一步将建好“红军长征在芷江陈列馆”,重点打造以“抗战胜利受降”为基础的和平文化、以“红军在芷江”为基础的红色文化、以“侗乡风情”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以“千年古城和历史名人”为基础的历史文化、以“好山好水”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将这些文化融合发展,打造芷江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