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皓宸,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作家、编剧、插画师、艺术家。2014年12月,张皓宸凭借短篇小说合集《你是最好的自己》获得第六届新锐艺术人物盛典文学领域新锐奖。2015 年,出版了故事集《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谢谢自己够勇敢》。2016年获得了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一名;同年获得第十届作家榜金奖年度新锐作家奖。2017年出版中短篇故事集《后来时间都与你有关》,2018年出版《听你的》,2019年5月,张皓宸出版长篇小说《最初之前》。2019年年底,张皓宸开始了油画创作,油画的质感、肌理深深吸引了他,在创作中,偶然寻找到的灵感无不与自然、宇宙相关,他用巧妙的方式,表现他心目中关于更广阔世界的画面,创作出以一棵松树为主角的《流浪的树》系列作品。
“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实跟年纪无关,重点还是要有事做。有事做,做成事,能让每个人发光发亮,就不会陷入年龄的焦虑了。”


Q:你的小说有围绕青春、生命、梦想、成长等话题展开的作品,对此,是否跟自身经历有关?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哪段经历是最宝贵的?为什么?
A:我是1990年出生的,可能我们这一代共同的经历都很像,无论是社会环境、家庭状况,还是经历的一些大事件,造就我们不会太动荡,所以会更多地关注我们自己。我写的东西也因此多涉及到青春、梦想,再广一些,就关注宇宙、关注生命,所以后来会写一些跟时间或者轻幻想有关的题材。这还是跟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特点有关。我上中学那段时间,不太爱集体活动,就喜欢在作业本上写小说。那个时候我发现对文字的兴趣,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我可能就不知道我能跟文字成为很好的朋友,未来能跟文字产生那么大的关联,所以自己一个人成长、一个人消化、一个人跟文字为伍的那段经历,我觉得很宝贵。
Q:如何在自我与现实中找到自我价值?
A:我觉得,首先,你要在所有现实阶段里看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以及自己到底可以做什么。每个人都是如此,无论你是在做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或者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都需要找到自己喜欢或者想要去做的事情,这个可以是一个大的目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比如你想成为作家、歌手或者外交官、餐厅老板都可以。但是要在大目标下分解出很多小目标,作家至少需要先尝试投稿、歌手要学会练唱等。这些小目标就是你现在可以做的事,人只有在把现在手头上可以做的事,以及想做的事做成之后,才会实现所谓的自我价值,否则整个人就是一种很迷茫的状态,因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Q:有没有焦虑的阶段?如何克服?
A:肯定有,创作前会焦虑,创作后也会焦虑,我认为克服焦虑最佳的办法就是去接受它,以及想办法解决这份焦虑。比如说写书,写书前一定会焦虑,解决的办法就是认真地收集材料,整理之前的素材,把word打开,开始动笔。这个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迟迟不动笔,就会伴随着永无止境的焦虑。生活也是这样的,遇见很多棘手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解决,只有解决了,焦虑才会停止,否则会一直持续下去。
Q:如何看待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A:很重要,但是听听就好了。可能我在刚出第一本书的时候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看到好与不好的都想去回复、想表达,但是现在年纪越来越大,也变成一个不那么“要脸”的成年人了。其实很多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来说都不受用,只有自己心里面对自己说的话才真的管用,况且很多评价和意见看似很中肯,其实外界根本不了解你,只不过是重新整理的偏见而已。
Q:90后迈入30+,95后开始进阶25+,00后在路上。90后已经开始作为中坚力量,在当下快节奏的“催生”下,他们面对机遇、成长、压力,甚至焦虑,在瞬息万变的快时代成长,成为90后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你觉得90后的机遇和困境是什么?我们如何在这个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A:90后的机遇就是处在一个信息变化特别快的阶段,我们经历过网络最古老的聊天室,后来有QQ、微信、微博,到现在有抖音快手;也经历过纸质书到电子书、每个月要买杂志,到现在杂志几乎快变成新媒体了。突然有很多条通往所谓成功的道路出现在我们面前,供我们选择,也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吧,不光只有成绩好才有出路,未来你可以做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实现大家认知意义上的成功。
我觉得这个机遇至少80后是没有的,再后面的00后的信息化已经非常成熟了,各个方面的挑战就会很多。所谓的困境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经历,让我们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我们不像70后、80后,时代模样很具体了,娱乐方式也简单,很多经历可以成为他们生活的养分,可以沉得下来。但我们经历信息化的变革,三观快速在变,突然有了自我,于是跟原本平静的自己来回打架。但又不像现在的00后,00后就完全做自己,他们活在一个信息太丰富的时代。我们是既想做自己,又无法那么洒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实跟年纪无关,重点还是要有事做。有事做,做成事,能让每个人发光发亮,就不会陷入年龄的焦虑了。
Q:在这个快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丧失阅读力,你写作是否还有动力?
A:有10个读者在看,就写给10个人;有5个读者在看,就写给5个人,这没什么。其实我自己现在都没有耐心看很长的书了,但是书放在手边就是一 种美好的提醒:在快节奏的时代里面,还是要学会静下心来,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回归阅读,不要被快速更迭的信息时代完全淹没。
Q:2021年有什么计划可以分享一下吗?
A:2020年在上海我开了油画作品《流浪的树》首场展览。2021年,希望能继续《流浪的树》巡展,去到更多的城市跟大家见面。然后就是大家都在催书,希望灵感快快来,写作顺利,争取2021年能有新书跟大家见面。

2005年2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女演员。2007年拍摄都市情感剧《婚姻保卫战》。2011年拍摄电视剧《小男人遇上大女人》。2012年拍摄喜剧电影《巴黎宝贝》。2013年拍摄都市时尚电视剧《天真遇到现实》,该剧斩获卫视开年剧收视冠军。2018年,主演喜剧电影《冒牌特工队》。2021年有待播剧《曾少年》《冒牌特工队》《经山海》等。
“我觉得应该尽量多读书,书里面讲的很多道理是对我们有帮助的,看书不仅陶冶情操,也能帮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还有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然后就是面对成功时要保持平常心和感恩的心。”


Q:演了这么多角色,体验了各种人生,你觉得哪个角色最接近自己?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A:我马上就要16岁了,所以现在青春题材的戏多一些,现在正在播的《焕脸》中,NIKI这个角色就很接近我,虽然叛逆,但是内心善良,有正义感,爱憎分明,就是那种“拥有最尖锐的外刺,也拥有最柔软的内心”的人。
Q:银幕之外,你怎么评价自己?有怎样的爱好?
A:我跟大部分北京女孩一样,性格上大大咧咧的,乐观,不爱计较,很看重朋友,讲义气;能吃苦,有韧性,抗压能力强,做任何事情都不愿意留遗憾。也正是因为我的性格,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所以有时会觉得压力很大,但是压力就是动力。除了拍戏,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二次元。二次元简单、直接、纯粹、美好,可以让我在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中得到放松,实现一种无法实现的梦想。里面的人物设定也许有缺点,但是会被某些十分抢眼的优点遮掩,而且主角通常都是重情重义,为了使命而拼尽全力,很热血也很积极向上的。我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拓展了我的兴趣。除此以外,我还喜欢唱歌、跳舞、潜水、画画等,现在在高中参加了社团,组建了乐队,尝试唱不同类型的音乐,努力争取当上主唱,哈哈哈。
Q:你觉得如何才能塑造好一个角色?
A:我现在拿到剧本后会看人物小传,了解人物性格,然后通读剧本,结合性格特点有重点地找出一些戏再进行精读。但与书面形象往往还是有差距的,我会去找一些参考视频学习,如果是历史题材的一定要去查阅资料。往往开机前所有演员都会围读剧本、集中培训或去体验生活,做了这些准备就有了塑造人物的基础。拍摄期间再让自己渐渐融入这个角色,她就是我,这样拍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Q: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或事?为什么?
A:我成长中对我影响深远的人是我的爸爸,从小拍戏就是爸爸陪我,安排生活起居,协调各种工作,然后还要辅导我的功课。即使我现在高一了,我爸还在坚持自学高中知识,只要我拍戏不能在校学习,我爸就会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辅导我的功课,保证我返校后能跟上学习进度,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得很好。性格上我也或多或少受到我爸的影响,做事前要计划周详,守时守信,做事雷厉风行。但是我有时也无法忍受我爸,他是处女座加AB血型,太追求极致完美。我也时常跟我爸争论一些事情,我爸的名言是,“你今天青春期来,我明天更年期到”。不过我们的争吵也就是一天,这样相爱相杀已经司空见惯了。
Q:作为优秀的00后代表,有没有焦虑的阶段?如何克服?
A:我中考前就特别焦虑,因为疫情只能在家上网课,学习上有些找不到状态,那时候还要兼顾拍戏,复习时间被压缩,结果“二模”的时候成绩不理想,整个人压力大增,变得很焦虑。一般这种情况我都会先选择跟我爸爸妈妈长谈,让他们帮我分析问题所在,解决的关键点是什么,给我一些意见,然后自己静下心来想,跟自己聊,想清楚最坏的情况和最好的情况。在正视问题后,就制订计划,努力解决问题,最后我中考成绩还不错,考上了海淀理工附中。
Q:如何看待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A:我从小拍戏到现在有十多年了,但是我的身份还是一名学生,我平时不太关注别人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双刃剑,既可以鼓励你,也可以伤害你。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不想过早背负着各种评价而忘记初心,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只想把每一部戏拍好,做一个优秀的演员。
Q:95后开始进阶25+,00后在路上。在当下快节奏的“催生”下,他们面对机遇、成长、压力,甚至焦虑,在瞬息万变的快时代成长,成为95后、00后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你觉得00后的机遇和困境是什么?我们如何在这个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A:机遇是我们可选择的方向和内容比以前多,舞台也更大。我觉得最大的困境除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外,就是我们这代人成长的环境变化很大,所以我们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能不能耐住寂寞,不浮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利,这个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难。
我觉得应该尽量多读书,书里面讲的很多道理是对我们有帮助的,看书不仅陶冶情操,也能帮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还有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然后就是面对成功时要保持平常心和感恩的心。
Q:今年会有新作品跟大家见面吗?
A:今年有《曾少年》《冒牌特工队》《经山海》,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Q:2021年有什么计划可以分享一下吗?
A:我2021年的计划首先是要继续努力学习,成绩稳定;其次是认真拍戏,努力塑造好每一个角色;最后就是为两年后的艺考做准备,提高自己的声台形表能力,争取考出一个好成绩。
Q:最想对未来的自己说什么?
A: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不忘初心,披荆斩棘,做一个优秀的演员。当然也要幸福快乐!


“从学习到工作一直是个努力上进的人,这么多年,我专心学习了各种妆容和发型,整理了一套具有品质的造型教学,这也让我更有底气经营自己的造型工作室,作为风口浪尖的95后,我们面对争议、压力、机遇,还是要心怀感恩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次工作!”

“从服装设计师到插画师,我又完成了一次身份上的转变。未来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用心前行。”

“合伙创业,365天全年无休,在设计、客户、自我之间挣扎,每天对自己最大的关 心就是清晨的一个妆。大病一场后开始反思,放下了一些东西,同时也放过了自己, 抽点时间做做手工,和家人聊聊,留一点空间接受自己、接受这个世界!”

“从台前慢慢转到了幕后,有各种不适应、各种压力:备课的准备、活动的策划、项目的实施……但压力伴随着机会,让自己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完成每一个目标,也庆幸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与能力出众的领导团结一心,与吃苦耐劳的同事共同奋战,为了不辜负每一位家长的期望,为了每一位孩子的未来去辛苦,有压力的同时也会感觉很有意义。”

“2021年我30岁,好像是完成了一些刚创业时期的目标,想在30岁前做到的事情却一大半没有做到,想不到在这个年纪还会纠结选择理想还是现实,面对压力适当地让我保持清醒,Forever Young。”

“2020年进入了新的阶段,经历了疫情,也完成了人生的另一个开始:结婚。从大四开始实习到现在工作了四年,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到现在成家,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压力。慢慢成长,渐渐反思,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工作是永远都做不完的,该休息的时候就要放下一切享受生活,自己开心才是开心,加油,打工人!”

“我认为焦虑是在人成长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就和我们的成长一样,是没有办法停止和消失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合理化自己的焦虑。而且适当的焦虑也是年轻人变相的动力。年轻时想要为自己做主,自食其力,就是会踉踉跄跄、磕磕绊绊的。迷茫焦虑、热情活力是年轻的主色调。在迷茫和痛苦时仍选择难走的路,才能在历练中爆发更大的力量。所以所有年轻人不要停止往前走,要相信你总会走到有光照进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