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时25分,@广州天河公安发布2018年广州国际灯光节紧急通告:鉴于花城广场人流严重超出安全负荷,11月27日(星期二)、28日(星期三)晚广州塔灯光音乐秀全部取消。从11月29日(星期四)起,花城广场提前实行预约参观。市民游客从11月28日(星期三)凌晨起,可以通过“广州国际灯光节”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快预约”,即可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预约第二天参观名额。若无预约,将无法进场观看。
29日晚上,广州灯光节又再“亮灯”!想想那些璀璨夺目的灯光和美轮美奂的夜空,探针君都会起一身“鸡皮”,更不用说昨天已经参加过首秀的市民,他们当中有的排除万难,翻过人海,终于看到了这样的景致,并发起了朋友圈:



哪怕灯光节的9点场被临时取消,大部分人仍然折腾到晚上23时多,甚至更晚才到家。
那以后灯光节情况如何?会不会改善?有没有办法避开那些坑?
探针君先带大家看看昨晚的小伙伴们遇到什么“坑”——
坑一:入口在哪啊?
为了控制花城广场的人数,昨晚,整个花城汇区域仅有黄埔大道一侧有两个入口,其他区域均为出口,不过很多游客来到珠江新城一带后,要么不知道入口在哪儿,要么找不到去入口的路。
游客小王说,他一开始是准备从海心沙广场转个弯进入花城广场的,但他没想到,这小小的几节台阶被完全封闭了,从海心沙广场到临江大道的人行道也被设置了一堵路障墙,他选择绕行……
从广州大剧院进入花城广场也是小王日常游玩的一条路线,但临时路障再次堵住了他前进的脚步,他继续绕行……
“在珠江新城下地铁,从花城大道进入花城广场这是最普遍的路线了吧,没想到昨天也封闭了。”
就这样,通过三次试错,小王终于踏上了正确的道路,成为了珠江西路人海大军的一员,而这条路的交通早已瘫痪,人流拥堵,车流停滞。当小王走到黄埔大道花城广场北入口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游玩的热情,只剩下一身的疲惫。
探针君了解到:像小王这样不知具体入口,只随人流涌动的市民不在少数,累了半天还看不到灯光展。这个坑一定不要踩!
坑二:“占位”的人要去哪吃饭?
由于早有预料灯光节人流众众众众众,很多家庭昨天傍晚很早就来到珠江新城想先吃饭然后早早入场,避开人流。这本来不难,在花城广场地下的花城汇美食应有尽有,丰俭由人。但没想到,花城汇多个入口下午5点钟就关闭,结果很多人扑了个空。
“我和男友分别在东、西塔上班,昨天晚上由于道路封闭,原来几步路的距离,现在要绕一个大圈,走几公里的路,才能见面,仿佛是来了一场异地恋。”市民小尹说。
不仅想来看灯的市民“傻眼”了,连在珠江新城上班的打工一族也有点蒙。在东塔上班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楼下这里没什么餐馆,而现在要进入花城汇,必须先走到黄埔大道的入口,来回将近3公里。”
坑三:灯光节后怎么回家
此外,昨晚花城汇附近的交通情况也十分不乐观,花城大道、冼村路等多条道路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很多在附近工作的人下班后都被堵在路上。


“五羊邨的过街天桥上挤满了人,地铁站内更是排起了长队。”没有去看灯光节的小梁莫名“躺枪”。晚上10点,他从五羊邨乘地铁回家时,遭遇了灯光节后回家的人流,等待进站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地面,接近五羊邨的天桥了,即便离珠江新城站还有一段距离,五羊邨地铁站还是表示“压力山大”。
“坐地铁要排3次队,用了30分钟左右,非常辛苦。”他说。
昨晚,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客村、猎德以及围绕在中心的广州塔这些地铁站都在部分出口启动了入站口、入闸处、站台三级客流控制,而在三号线沿线厦滘、大石、市桥地铁站,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流。
关于今明两晚灯光节要取消,并对即将到来的灯光节实行预约参观管理办法,很多市民点赞!
然而,虽然预约在手,人流量相对减少,但探针君还是有一份“灯光节游玩指南”提供给大家。
首先是路线指南。看灯光秀的筒子们,一定要从黄埔大道花城广场的北入口进入,安排好自己的交通路线,选择好观看时段,避免走弯路。
其次,如果大家骑共享单车到花城广场看秀,请一定早点停车,一方面路人较多,行车拥堵,自行车前进速度慢,骑行安全风险大,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停放会挤占人行道,造成进一步的交通拥挤。
再次,请一定要多留意交通部门的出行提醒,包括地铁线路调整、地铁站开放时间等。


专家:取消广州塔灯光音乐秀两天正确,关键是做好风险评估
“昨晚花城广场人流量很大,发生危险事件的风险过大,临时取消广州塔灯光音乐秀21点的活动是正确的选择。”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韦小鸿指出,举办大型活动关键要做好风险监控,做出足够充分的风险应急预案
他认为,昨晚珠江西路等路段大规模的交通拥堵,原因在于活动主办方风险评估不足,没有做好好的应急预案,导致安保人员在花城广场外部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引分流。此外,在活动结束后,人群的紧急疏散工作也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游客们在地铁口排起了长队。
“活动主办方取消这周二和周三广州塔的灯光音乐表演是正确的,关键是要在这两天做好做充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比如游客人数峰值、花城广场合适的游客承载量,游客紧急疏散等问题都应做出细致的评估。活动进行时,还要做好对风险的实时监控。”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金祖臻 刘珩
图片董天健
校对符如瑜